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,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

以后再说X
NEWS

新闻与文章

新闻与文章

杏彩体育,曼昆研究 Web3民商事律师「生存指南」:详解业务全景+趋势挑战!

作者:小编 发布时间:2025-10-09 15:15:16点击:

  每周四晚7点半,加密小酒馆准时开业!从投资黑话、创业故事、热点吐槽,到赛道预判、合规避坑……我们用AMA方式,聊你想听,大咖云集!主题不设限,轻松聊Web3!面对监管风向突袭、合规成本高企,曼昆资深律师带你洞悉趋势,少踩坑!

  本期是加密小酒馆第14期,聚焦民商事律师的“币圈”日常。Web3民商事律师不仅打官司,还深度参与链上金融、RWA、基金合规等业务,助力项目合规落地。我们邀请三位资深律师,从心路历程到业务实践,解码Web3法律服务的机会与挑战!

  何芳:大家好,我是何芳,目前base在重庆。我有20年律师从业经验,前10年专注刑事辩护,近10年主要做不良资产业务,还搭建了涵盖评估、拍卖的不良资产服务产业链。从去年10月开始,我和曼昆合作,正式入局Web3行业。很感谢麦格的邀请,希望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探讨Web3民商事律师的现状与未来,不仅聊 “现在在做什么”,更能探索 “未来能做好什么”。

  毛捷豪:大家好,我是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的毛捷豪,在曼昆工作已近3年,主要负责上海地区的民商事业务,我们团队目前有5位律师左右。这几年,我们的业务范围始终跟着行业发展调整,从诉讼到非诉都有探索,后续可以在交流中详细分享。

  彭浩哲:大家好杏彩体育,我是彭浩哲,base在成都,是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。2021年我正式入圈,之后一直为成都本地的区块链公司、Web3项目提供民商事法律服务。很多客户和律师其实都不清楚Web3行业的民商事律师能做什么,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大家加深对这个领域的了解,未来也期待更多交流。

  东东Robin:法律行业有刑事、民事、商事等多个方向,想请各位分享:你们是如何接触到币圈的?又如何从传统律师转型为币圈律师?对比传统律师,币圈律师有哪些不同?

  毛捷豪:我最早是做传统民商事律师的,研究生毕业后服务上海长宁区的国企和政府,业务除了IPO之外比较杂。2020-2021年,我开始自己接触币圈,从做交易入手,因为偏向链上领域,每天会花很多时间做链上投研 —— 白天处理传统业务,晚上研究链上项目,2021年的GameFi、2022 年的NFT都有涉猎,也参与过NFT的投资。

  2022年,我快30岁,需要确定长期职业方向。在我看来,传统的医药、房地产行业对30岁左右的律师来说空间有限,而我17年读书时学过数据法,更愿意探索新行业。当时我认为Web3是最有潜力的领域,且自己对Web3的了解足够深,觉得链上经验能拆解到法律服务中,于是决定转型Web3律师。

  对我而言,“Web3人” 的身份先于 “律师”—— 如果只是以律师身份去 “套” Web3业务,顺序是反的。2022年Web3法律场景还很少,我先加入一家矿企了解行业,2023年初曼昆明确聚焦Web3业务后,我和红林沟通后加入曼昆。曼昆80%的客户是Web3原生项目或想转型Web3的Web2企业,随着稳定币等领域的热度上升,更多Web2企业开始入局。

  这两年多,我做了30多个涉币民商事诉讼,这类业务相对稳定;同时也在跟进新兴领域,比如2023年香港法案落地后,帮客户做牌照申请、链上风控合规探索。Web3律师每天都要学新东西,虽然不确定2027年行业会怎样,但我相信Web3的发展是确定的,在这个领域探索很有意义。

  何芳:我2005年开始从业,前10年做刑事辩护,近10年专注不良资产,还推动律所做公司化、专业化运营,搭建了不良资产全产业链服务。两年前我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时,第一次接触到加密数字资产,回国后通过曼昆的自媒体矩阵和行业朋友介绍,多次到上海拜访红林,之后成为曼昆深圳的投资人。

  现在我主要精力放在探索 “Web3民商事律师服务 + 传统业务” 的复合产品上,比如如何把Web3的特性融入传统法律服务,和娜娜、麦格也做了很多深度探讨。对我来说,转型不是 “从零开始”,而是用20年的法律和商业经验,对接Web3的新需求。

  彭浩哲:我之前一直做民商事非诉业务,比如企业投融资、IPO等2021年,成都涌现出很多NFT工作室、数藏相关团队,我机缘巧合接触到万象生态下一家做政务区块链的企业,从那时开始入圈。之后我自己也参与了很多早期NFT项目,和毛律一样,是兴趣驱动转型。

  看到DAO(比如 Constitution DAO)的机制设计、Tokenomics 时,我觉得这是 “生产关系的”—— 这种精密的结构像复杂的机械,特别吸引我。于是我逐渐把业务方向转向加密领域,目前主要做两部分:一是传统的企业投融资、国企合规;二是加密业务,比如为成都本地的 Web3 项目团队提供境内合规建议,以及协助对接海外律师做境外合规(如出具法律意见书)。

  很多Web3项目团队肉身在国内,会遇到传统Web2企业的问题(如劳动用工、税务),但又有加密领域的特殊需求,这就是我们的服务空间。

  东东Robin:很多不了解Web3的朋友对民商事业务很陌生,想请各位描绘一下:币圈民商事业务主要涉及哪些领域?客户画像是怎样的?先请彭律分享。

  第一类是Web2转型企业/个人:他们在Web2领域已取得成功,想布局Web3,比如做RWA、投资矿场、启动NFT/数藏项目。这类客户需要 “超越传统律师” 的服务 —— 不仅要解决法律问题,还要懂Web3的行业逻辑,帮他们规避转型风险。

  第二类是自然人客户:比如早期投资矿商、购买矿机的个人,或参与涉币委托理财的投资者,他们主要需要涉币民商事纠纷的解决方案(如维权、合同纠纷)。

  第三类是 Web3 原生项目团队:很多成员来自阿里、腾讯等大厂,有技术但缺乏创业经验,且肉身在国内。对他们的服务分两块:境内合规(如劳动用工、业务模式合法性)、境外支持(如投融资文件起草、所在国合规审查),境外业务常需和海外律师合作。

  从业务领域看,核心是“合规+纠纷解决+交易支持”:合规包括境内业务边界把控、境外牌照申请;纠纷解决主要是涉币的买卖、借贷、委托理财纠纷;交易支持则是投融资文件起草、Token发行的法律尽调等。

  1. 涉币诉讼:包括民事和商事,核心是 “链上逻辑拆解”—— 比如涉币的买卖、借贷、投资纠纷中,需要向法官、对方律师讲清 “资金链路、Token 流转”。目前各地审判口径差异大,司法解释也偏 “一刀切”,但这类业务很稳定,我两年多做了30多个案例。

  2. 链上金融服务:目前落地的主要是牌照申请(如欧盟 MiCA 牌照、新加坡 MAS 牌照)、支付机构的链上合规。这类业务的核心是 “懂链上逻辑”—— 比如反洗钱(AML)不仅要符合 BIS、FATF 的规则,还要结合链上数据做风险控制。未来随着链上金融成熟,这会是最大的增长点。

  3. 加密基金业务:虽然敏感,但趋势很明显 —— 越来越多传统基金在往加密基金转型。2023年10月我就判断,2024年是 “研究美元加密基金” 的一年,2025年开始落地。随着比特币价格上涨、稳定币规模扩大,资金会更多流向加密基金,我们的服务包括基金架构设计、合规尽调、备案支持。

  4. RWA(实物资产代币化):我们从去年朗新落地后开始研究RWA,已陪客户探索10个月,路径相对成熟,正在推进第一单落地。RWA的核心是 “传统资产+链上代币化”,比如票据、基金份额的代币化,但目前还面临 “代币法律属性厘清” 的问题(如是否属于证券型代币),未来需要结合链上金融做深度合规。

  5. 常法与合规服务:为Web3项目提供日常法律顾问服务,比如风险披露、业务模式合法性论证。国内业务要规避兜底性罪名,境外业务则需结合当地监管(如香港的稳定币新规),核心是 “让客户理解风险 ——Web3没有零风险,关键是可控”。

  另外要补充:民商事律师必须有 “刑事思维”—— 很多Web3模式(如Token 发行、DAO运营)踩线就可能涉及刑事风险,需要提前预判,避免客户从 “民事纠纷” 陷入 “刑事犯罪”。

  业务领域上,除了毛律、彭律提到的,我们还在探索 “Web3 + 传统业务” 的融合产品,比如不良资产的代币化、加密领域的支付合规(如对接传统支付机构)。

  客户画像上,我接触的更多是 “有传统资源的 Web3 参与者”,比如持有大量实体资产(如厂房、票据)想做 RWA 的企业主,或想通过加密基金盘活资产的机构。这类客户需要 “法律 + 商业” 的复合服务 —— 不仅要懂法律,还要帮他们对接链上资源(如技术团队、基金管理人)。

  比如最近有上市公司、发电厂咨询RWA,他们不仅需要法律方案,还需要知道 “如何找到买家、如何设计代币流转机制”,这就需要我们联动行业资源,而不只是做单一的法律服务。

  东东Robin:当前全球监管在推进(如美国的稳定币草案、香港的稳定币新规),想请各位判断:币圈法律服务的市场需求会有哪些趋势?先请彭律分享。

  第一是 “境内合规需求细化”:比如最近的社保新规,不仅传统企业关注,很多 Web3 团队也来咨询 —— 他们核心团队在海外,但国内有开发、营销人员,需要明确 “工资发 U 还是人民币”“劳动关系如何认定”“社保缴纳合规性”。这类 “传统问题 + 加密场景” 的需求会越来越多,因为 Web3 团队在国内的运营会更规范。

  第二是 “境外合规需求常态化”:美国 MiCA、香港稳定币新规落地后,客户不再只问 “能不能做”,而是问 “如何合规做”—— 比如香港的稳定币发行方需要满足资本充足率、储备资产要求,我们需要帮客户对接香港律师,梳理申请流程,同时确保境内业务不与境外合规冲突。

  另外,RWA 的热度会带动 “传统资产确权 + 链上合规” 的需求 —— 比如企业做票据代币化,需要先解决票据的权属问题杏彩体育,再设计链上流转的合规机制,这是传统律师和Web3律师的协作点。

  目前很多人对 Web3 的认知仍停留在 “投机”,甚至被 CX、资金盘误导,这会催生 “风险科普 + 纠纷预防” 的需求 —— 比如为普通投资者提供 “Web3 法律扫盲”,帮他们识别骗局;为中小项目方提供 “合规体检”,避免踩线。

  从长期看,“合规化” 会是核心趋势 —— 随着老钱(如传统金融机构)入场,客户对 “合规” 的要求会更高,不再是 “野蛮生长”,而是需要 “可追溯、可监管” 的法律方案。比如加密基金,未来会像传统基金一样需要备案、信息披露,这就需要律师提供标准化的合规服务。

  另外,川渝地区的Web3需求在崛起,我们计划联动曼昆,把上海、深圳的经验落地到西南,挖掘本地的 RWA、政务区块链需求 —— 比如重庆的制造业企业多,有大量实体资产可做代币化,这是区域市场的机会。

  RWA的法律服务目前还处于 “早期探索期”,但未来会 “常态化”:核心依据是 RWA 的规模 —— 目前链上RWA规模已达260-270亿美元,今年增长了 50%-60%,且和稳定币规模高度相关(稳定币规模越大,RWA的资金池越大)。当前的痛点是 “代币法律属性不明确”(如基金份额代币化后,代币与净值的挂钩关系、是否属于证券),但随着监管明确(如香港对证券型代币的定义),这类需求会从 “探索” 转向 “标准化”。

  Defi合规会成为RWA的 “关键支撑”:很多RWA产品(如固收类代币)需要通过Defi协议释放流动性(如在Morphy等协议中做质押),但Defi的合规问题(如是否属于 “非法金融活动”)还没解决。未来Defi合规的需求会爆发 —— 比如帮Defi协议设计 “合规的流动性机制”,确保RWA代币在链上的流转合法,这是Web3律师的核心竞争力。

  另外,加密基金的需求会持续增长:2025年开始,随着比特币价格稳定、稳定币规模扩大,更多资金会进入加密基金,我们的服务会从 “架构设计” 转向 “投后合规”(如资产托管、信息披露),这需要结合传统基金的经验和加密领域的特性。

  难点:一是 “法律属性厘清”—— 比如基金份额代币化后,代币是 “证券” 还是 “商品”?若被认定为证券,需符合证券监管规则(如香港的 SFC 牌照),但目前全球对 “资产代币化的属性” 没有统一标准,需要逐案论证;二是 “风险隔离”—— 传统资产(如票据)存在违约风险,代币持有者的权益如何保障?需要设计 “储备资产托管、违约追偿机制”,这涉及传统法律(如信托法)和链上技术(如智能合约)的结合。

  前景:随着传统机构入场(如银行、基金公司做 RWA),法律服务会从 “单一法律方案” 转向 “全流程陪跑”—— 比如帮客户做 “资产确权→代币设计→合规发行→流通监管” 的全链条服务,同时联动技术团队(如智能合约审计)、托管机构(如储备资产托管)。未来 RWA 会成为 “WEB3 连接传统金融” 的核心场景,法律服务的市场空间会非常大。

  东东Robin:香港被很多人视为 “中国 Web3 的桥头堡”,想请各位从业务实践出发,谈谈香港对内地的角色定位。先请毛捷豪律师。

  从 “探索窗口” 看,香港的监管是 “保守中的激进”—— 比如稳定币新规既明确了发行标准,又限制了流通范围(如仅面向专业投资者),这种 “可控试错” 的模式,能为内地提供参考。虽然有时觉得香港的监管偏保守,但链上业务的合规本就复杂,“慢一点” 反而能避免风险,比如香港对证券型代币的定义,未来可能会影响内地的监管思路。

  从 “连接桥梁” 看,内地短期内不会全面开放 Web3,但香港能成为 “内地与全球 Web3 市场的接口”—— 比如内地企业想做 RWA,可先在香港试点(如利用香港的法律体系做资产确权、代币发行);内地投资者想参与加密基金,可通过香港的合规渠道(如持牌机构)。我们目前帮客户做的香港牌照申请、加密基金备案,本质就是利用香港的桥梁作用,帮内地客户对接全球市场。

  香港的监管是 “内地的试金石”—— 内地既不想错过 Web3 的机会,又忌惮去中心化对金融安全的影响,香港的试点能帮内地 “观察风险、积累经验”。比如香港的稳定币发行机制、加密基金备案制度,未来若效果好,可能会在内地的自贸区、科创园区推广。

  对内地客户而言,香港是 “合规出海的跳板”—— 比如成都的 Web3 团队想做海外市场,可先在香港设立主体,利用香港的法律地位(如普通法体系、国际认可度)对接海外资源;内地企业做 RWA,可通过香港的交易所发行代币,吸引全球投资者,同时规避内地的监管风险。

  对个人(如律师、从业者):香港是 “Web3 专业人才的聚集地”—— 目前在香港深耕 Web3 且有成果的律师不多,内地律师可通过香港的牌照进入国际市场,接触更优质的客户(如全球加密基金、跨国 Web3 企业)。

  对企业:香港是 “Web3 与传统金融的融合点”—— 比如内地的银行想做加密资产托管,可在香港设立子公司试点;传统基金想布局加密领域,可通过香港的持牌机构发行产品。我们计划在香港探索联营所,就是想利用香港的资源,帮内地企业对接海外的资金和技术,同时把内地的实体资产(如不良资产、票据)通过香港的 RWA 市场盘活。

  东东Robin:今天的交流非常深入,从 “转型心路” 到 “业务领域”,再到 “未来趋势”,三位嘉宾都分享了宝贵经验。杏彩体育注册登录官网最后,想请大家用一句线行业的洞察。

  毛捷豪:Web3是快行业,但做律师、做业务都要 “守得住寂寞”,耐下性子深耕,才能在合规化浪潮中立足。

  彭浩哲:保持好奇,持续学习 ——Web3的新事物太多,只有不断接受新认知,才能避免被行业淘汰。

  何芳:Web3的核心是 “连接”,律师不仅要懂法律,还要做 “资源整合者”,帮传统与 Web3 打通壁垒,才能创造更大价值。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8786609287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二维码
线